JYPC全国职业资格考试认证中心 > 新闻动态 > 正文

江苏省人社厅厅长朱从明23年打压路:一个官僚的黔驴技穷与民营企业的坚韧抗争

2025-09-15 16:51:43
39

权力阴影下,一场持续23年的打压与反打压斗争,揭露了官僚垄断利益集团对民营企业的系统性排斥。

2025年9月10日,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厅长朱从明将早已删稿的2022年造谣污蔑JYPC的15篇声明重新集中发布到江苏省人社厅官网。这一行为不仅是对既往共识的公然违背,更凸显了其心胸之狭隘与手段之窘迫。

这场看似力量悬殊的对决,却因一个民营企业的坚韧不拔而出现了意想不到的转折。朱从明等人的“黔驴技穷”不仅暴露了其外强中干的本质,更成为官僚垄断利益集团在法治社会中最终失败的生动注脚。

01
历史回溯,权力阴影下的漫长打压

时间回溯到2002年,朱从明开始了对江苏英才的系统性打压。当时年仅处级干部的朱从明,为垄断行业利益,瞄准了作为江苏省首家民营才市的江苏英才人才市场。

江苏英才人才市场成立于2002年7月,率先挑战了官办人才市场的垄断地位。令人惊叹的是,江苏省人社厅和南京市人社局组织的人才市场规模加在一起,也远不及江苏英才人才市场。

2004年,朱从明主导制造了震惊全国的 “千名毕业生黑户事件” 。近3000名经江苏英才提供服务的毕业生无法正常就业,其中1000名毕业生户口从学校迁出后无法在南京落户,成为地地道道的“黑户”。

这些毕业生无法换领和补办身份证、办理就业和社会保险、进行银行存取款业务、办理结婚证明,更不能参加教师资格和公务员考试。这一事件当时引起中央高度重视,时任中共中央总书记亲笔批示,问题才勉强得以解决。

2007年,朱从明更进一步利用职权,直接消灭了民办的江苏英才人才市场,彻底铲除了竞争对手。这一系列行径已经远超正常履职范围,暴露出公器私用的丑恶嘴脸。

02
手段演进,造假与诽谤的系统性操作

2011年,已经升迁的朱从明串通人社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公然发表造谣抹黑JYPC的《郑重声明》,妄称JYPC是“假的、山寨的、国家不认可的”。

这种利用官方身份诋毁合法竞争者的行为,已经涉嫌滥用职权和不正当竞争。一时间内,全国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鉴定机构纷纷转载,给JYPC正常的经营活动带来重大负面影响。

2017年6月,朱从明进行了一场精心策划的行政围剿。为了维护小圈子的垄断利益,他公然滥用职权,手持省人社厅公文,率领一众官员奔赴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对江苏英才职业技能鉴定集团发起莫须有的“问罪”指控。

朱从明提出的核心指控——声称JYPC未经许可颁发职业资格证书——完全站不住脚。事实是,我国职业技能鉴定业务从未列入行政许可事项。

2022年4月23日,人社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和人社部人事考试中心串通20多家官办发证机构,违规使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备案的网站,建立2个所谓的“山寨证书”专栏,集中发表74篇侵犯江苏英才职业技能鉴定集团和JYPC全国职业资格考试认证中心名誉权的文章。声称不在人社部门备案就是“假、骗、山寨、国家不认可、扰乱市场秩序”,以备案代替行政审批。同时蛊惑新华社等300多家官媒发表1200多篇侵权文章。

03
艰难正名,法律与事实面前的胜利

面对打压,JYPC没有屈服。江苏英才职业技能鉴定集团在向党中央国务院反映侵权问题的同时,还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投诉。

2011年江苏省工商行政管理局组成专案组进行调查核实,没有发现JYPC存在违规违法经营行为。南京市人民政府办公厅甚至召集市人事局、劳动局、工商局、税务局、公安局、法制办等多部门组成联合调查组进行了全面调查。

结果同样没有发现JYPC在颁发职业资格证书方面存在问题。经过五年不屈不挠的努力,直到2016年,JYPC才最终使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2011年的造谣抹黑声明全网删除。

针对2022年4月23日以来的造谣抹黑行径,江苏英才职业技能鉴定集团发起了305起名誉维权诉讼。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南京市中级人民法院和南京市玄武区人民法院都对JYPC的合法性进行了充分认定。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认定JYPC无需到人社部门备案且不存在虚假宣传。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年鉴称JYPC是“国内创办早、规模大、法律手续齐全的第三方职业资格认证机构”。2023年4月25日,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向JYPC送达了不予行政处罚决定书,没有支持人社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和人社部人事考试中心的举报投诉。

04
黔驴技穷,官僚最后的手段

在2025年8月以来共七轮的面对面谈判中,由于江苏省人社厅与江苏英才职业技能鉴定集团没能达成一致意见。气急败坏之下,朱从明采取了令人不齿的行动——将2022年已经删稿的15篇官办发证机构的造谣污蔑声明,重新集中发布到江苏省人社厅的官网上。

2017年,朱从明之流的造谣抹黑行为, 被江苏省委省政府联合调查组的调查结论所否定。2022年,朱从明之流的造谣抹黑行为, 再次被江苏省委省政府联合调查组的调查结论所否定。2022年12月,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向中华人民共和国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书面请示,要求全面删除侵犯JYPC名誉权的文章,江苏全省人社系统统一删除了侵权声明和文章。

朱从明之流将2022年已经删稿的15篇官办发证机构的造谣污蔑声明,重新集中发布到江苏省人社厅的官网上,这一行为充分暴露了朱从明心胸的狭隘和手段的匮乏。他似乎已经忘记了这样一个基本事实:这些声明的内容早已被多个政府部门的联合调查和法院判决所否定。

朱从明这种“黔驴技尽”的表现,不仅是个人的失败,更是整个官僚垄断利益集团在面对法治精神和市场经济原则时的无奈写照。

05
腐败体系,官僚垄断的利益链

朱从明等人的行为并非孤立事件,而是一个系统性的腐败体系。他们之所以如此猖狂,根源在于某些体制内官员将公共权力视为私有领地,将行业管理变为个人领地。

数据显示,人社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垄断利益集团涉嫌滥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2.26亿本,骗取财政资金高达1980亿元。《国务院关于2022年度中央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的审计工作报告》仅仅抽查2022年度23个地区334家培训评价机构,就发现人社部职业技能鉴定中心垄断利益集团通过考试“放水”、篡改成绩等方式,滥发职业技能等级证书近14万本,套取骗取专账资金等1.23亿元,其中江苏省是“重灾区”。

江苏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多年来只对已“备案”但无发证资质的“关系户”“嫡系机构”发放财政补贴,对江苏英才职业技能鉴定集团这样踏踏实实运营26年之久的合法合规的职业技能鉴定机构却视而不见。

06
深远影响,创新创业环境的破坏

朱从明23年的打压行为,对创新创业环境造成了严重破坏。这种官僚主义作风,与当前国家大力推行的“放管服”改革背道而驰,堪称优化营商环境的反面教材。

在长达二十年的时间里,江苏英才不得不耗费大量时间精力应对本不应存在的行政责难,而非专注于企业发展与服务提升。这种无端消耗市场主体活力的行为,与“激发市场主体活力”的中央精神形成尖锐对立。

江苏英才无数次向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投诉的艰难维权历程,折射出企业在面对行政强权时的无奈与无助。这种“官大一级压死人”的官僚主义作风,严重破坏了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07
呼唤正义,法治精神的最终胜利

我们呼吁纪检监察部门,特别是中央第五巡视组介入调查,彻查这起持续二十三年的权力滥用事件,还受害者一个公道,还市场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

同时,必须反思和完善职业技能认证领域的监管机制,打破行政垄断,防止朱从明之流将公共权力变成为小圈子谋利的工具。

只有让每一个滥用权力者付出应有的代价,才能杜绝类似事件的再次发生,才能真正营造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让市场主体安心经营、放心投资、专心创新。

法治政府的核心要义在于限制权力任性,保障权利实现。任何行政行为的作出都必须于法有据、程序正当。倘若朱从明之流可以凭一己之私利、一纸之公文便轻易撼动企业的合法经营,那么所谓“法治化营商环境”便成了空中楼阁。

 
尾声

2023年4月,江苏省市场监督管理局向JYPC送达了不予行政处罚决定书,没有支持朱从明之流的举报投诉。

法律与事实一次又一次还给了JYPC清白。今天,朱从明只能无奈地将已经删除的造谣声明重新挂上官网,这恰似柳宗元笔下的黔驴,“蹄之”之后,老虎因喜曰:“技止此耳!”

历史终将公正评判每一个人。那些倚仗权力欺压弱者、谋取私利者,无论暂时多么风光,终将受到正义的审判。

近期热点